为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推动林下经济及森林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自治区科技特派员服务和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龙胜县林下仿野生种植大百合技术示范推广”的实施,桂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于2025年7月组织召开了大百合种植技术专题培训会。会后,参训人员高效落实培训内容,在示范基地开展标准化种植工作。
7月2日,项目承担单位桂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与科技支撑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到龙胜各族自治县联合开展林下大百合标准化种植技术培训。培训会上,廖健明正高级工程师详细介绍了国内各省大百合自然分布和工人种植情况,系统讲解了大百合种苗繁育、种植栽培、采收与加工利用等关键技术。种植户和技术人员共计65人参加了此次培训会。
桂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培训会
廖健明正高级工程师进行培训授课
7月19日起,桂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组织种植户和技术人员在龙胜各族自治县项目基地种植大百合。在前期系统开展种植技术培训的基础上,本次种植工作得以规范有序推进,各项栽培环节均严格按照标准化技术规程执行,整体实施过程呈现出良好的技术规范性和操作一致性。
种植户和技术人员有序进行大百合种植工作
大百合(Cardiocrinum giganteum)是集天然野生药用、食用和观赏于一体的珍贵植物,龙胜各族自治县是其在广西区内的天然分布区和主要栽培区。《中国中药资源志药》中记载了大百合鳞茎具有清热止咳,宽胸利气,可用于缓解肺血,咳嗽喘,小儿高烧,胃痛及反胃,呕吐等症状。《广西植物名录》和《广西植物志》中记载了大百合鳞茎富含淀粉,可加工成百合粉食用。发展林下大百合种植产业,不仅能够有效盘活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更能促进当地林下经济提质增效,推动特色森林食品“大百合粉”的产业化开发,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撰稿丨盘雨湘
编辑排版丨何彦兴
终审丨尹冬勋
桂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773-5873635
联系邮箱:glslks@guilin.gov.cn